臺灣地區 鬚鯛科 計有魚種 23 種
形態特徵:
體呈紡綞形,稍延長而中等側扁。頭小,背部輪廓呈弧形隆起。
口小且可伸縮;上頜稍長於下頜;上下頜具一列或數列之絨毛齒或圓錐齒;
鋤骨和?骨均具齒或無。頤部具有一對觸鬚。鰓蓋骨完整,後緣有一枚平扁的小
弱棘或無。體被大形圓鱗或有細棘之櫛鱗;側線一條且完整,偏向於背緣,其
上之感覺管常有分枝。背鰭兩個,二者分離甚開,硬棘VI-VIII+I,軟條8-9;
臀鰭具I-II枚弱棘,軟條5-8;
腹鰭基部具腋鱗;尾鰭為深叉形。全世界計6屬約62種(Nelson, 2006),
臺灣紀錄3屬23種(臺灣魚類資料庫, 2006)。
棲所生態:
大多為群游性近沿海中下層魚類,但也有單獨活動者,亦有種類可在汽水域生活。
敏感的觸鬚能感受在砂泥地裡小蝦、蟹等底棲無脊椎動物的存在,因此在珊瑚礁或
岩礁區之淺水域,三兩尾鬚鯛帶頭覓食,後跟隨著粗皮鯛、蝴蝶魚、臭都魚或隆頭
魚等魚類在其後面撿食;推測這是一種節省覓食體力的生態適應。
有些屬夜行性,白天則群棲在珊瑚礁或岩礁旁;有的則在日間活動。
多帶海鯡鯉
學名 : Parupeneus multifasciatus
科別: 鬚鯛科
最大體長: 30cm
形態特徵:體延長而稍側扁,呈長紡錘形。頭稍大;口小;吻長而鈍尖;上頜
僅達吻部的中央,後緣為斜向彎曲;上下頜均具單列齒,齒中大,較鈍,排
列較疏;鋤骨與腭骨無齒。具頦鬚一對,末端達眼眶後方。前鰓蓋骨後緣平滑
;鰓蓋骨具二短棘;鰓膜與峽部分離;鰓耙數5-7 + 18-21。體被弱櫛鱗,易
脫落,腹鰭基部具一腋鱗,眼前無鱗;側線鱗數28-30,上側線管呈樹枝狀。
背鰭兩個,彼此分離;第二背鰭最後軟條特長;胸鰭軟條數15-17(通常為16);
尾鰭叉尾形。體淡灰至棕紅色;吻部至眼後有一短縱帶;第二背鰭基及其鰭後
呈黑色,末緣及臀鰭膜上有黃色縱帶斑紋。體側具五條橫帶,第一條在第一背
鰭前方體側,第二條在第一背鰭下方體側,第三條較窄在第一與第二背鰭間,
第四條在第二背鰭下方體側,第五條在尾柄側方。
肉質上等
料理:紅燒/煮味噌湯/煎炸亦可口。(該魚有特殊味道清湯較不宜之)
copy by 2011/04/10 07:08
留言列表